目前分類:島嶼行腳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開的綠蔭80米外環道,像是以桃子為核心,畫了一個大園圈,
快速行駛的車影,象徵著前進的速度與效率。
新的嘉義市,就是「丸桃」(Maru Momo),
在豐厚的文化底蘊,以青春的活力,迎向嶄新的紀元。

文 ‧ 攝影╱天洛  

AA01
嘉義公園在山仔頂,離市中心僅有1公里。陳澄波曾在此寫生,許多成為傳世名作。(攝影╱蔡宏明)

嘉義古稱「諸羅山」,原本是平埔「洪雅族」的「諸羅山社」(Tilaocen),漢族移民記為「諸羅山」即是漢字閩南語音譯。1684年(清康熙23年)設縣,名為「諸羅縣」。「諸羅山」有人望文生義,解釋為「縣城周邊諸多青山羅列」,雖然不對,卻充滿文學的想像。

嘉義市位於嘉南平原的東緣,東邊丘陵起伏,阿里山山脈崇偉的山影,形成遠處的天際線。每天清晨,晨曦穿過山影的氤氳,從山陵翻下,市街開始甦醒,車聲、人聲逐漸充滿。夏季午后急驟的灑潑雨,洗淨大氣中的微塵,疊障的山巒,更清晰、更近、層次更分明、色彩更漂亮,站在市區也可眺見玉山山峰。難怪歷來的騷人墨客,愛說嘉義是山城。

AA02
嘉義市忠烈祠遺址復舊新建和式建築「嘉義史蹟館」。(攝影╱蔡宏明)

北回歸線剛好切過嘉義城市邊緣,典型的亞熱帶氣候,日照就像陳澄波畫裡那種色調,帶點赭紅,卻有山林的蓊鬱,搭配成清秀的氣質。夏季,南風送爽;冬裡,暖陽和煦。嘉義得天獨厚,四季宜人,鍾靈而毓秀。嘉義自清代起,就文風鼎盛,詩社唱酬,留下不少傳世佳構。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攝影╱天洛

作家李昂一向關心女權、兩性議題、生態環保,她走過世界上許多國家,參觀過不少聞名的植物園;可是當她應邀成為嘉義市「駐市作家」,才發現嘉義市的植物園。她讚嘆:「到了嘉義市植物園之後,才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嘉義市植物園,在李昂過去的生態環保地圖中,似乎是一個未曾揭露的「秘境」。可是對嘉義人來說,與嘉義公園連成一氣的植物園,就像自家的後院,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休憩、運動的場域。用台灣話來說,嘉義人逛植物園,簡直是「行灶跤kiânn tsàu-kha」。

嘉義-樹木園01  
▲嘉義人的「植物園」,官方名稱「嘉義樹木園」,園內「林場風清」從日治時期就是「嘉義八景」之一。(攝影╱蔡宏明)

這裡的官方名稱是「嘉義樹木園」,可是嘉義人還是習慣叫它「植物園」,至於六十幾歲以上的老嘉義人,則稱它「tshì-giām-tiûnn」(試驗場,「林業試驗場」的簡稱)。這片佔地8.3公頃的林場,在1907年(日明治40年)由台灣總督府殖產課設立,做為日本政府殖民台灣,甚至企圖前進南洋的樹種栽植試驗區。

嘉義-樹木園02A
▲清早的植物園,開闊的林木間,到處有晨操的民眾。(攝影╱蔡宏明)

嘉義-樹木園04

▲這裡有嘉義人許多共同的回憶。(攝影╱蔡宏明)

由於嘉義的緯度、氣候和基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足以模擬南洋熱帶雨林,最初種植的樹木主要是橡膠樹、桃花心木、柚木、印度紫檀等各類熱帶經濟樹種,一方面觀察種植後生長的適應性,另一方面也做為「母樹園」來培育新的樹苗。戰後,政府改為台灣省農林試驗所,數十年來名稱多次更迭,也從原本的試驗功能,擴大為供一般民眾休憩、遊賞、教育的多功能園區。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