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攝影/蔡宏明

李榮春文學館就在頭城熱鬧的菜市場邊,從開蘭路、和平東路岔口轉進去,剛好可以接到昔日的老街巷。這裡原本是頭城鎮長的和式舊居,經過修復,當成頭城鎮史館,同時展示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手稿、照片和相關的故事。帶有檜木氣息的門首掛著「頭城鎮史館」的木牌,館舍周邊庭園裝置著李榮春生前作品的佳句,鋪著青石板的院子入口,則設計了「李榮春文學館」意象。

TT-01  
▲圖說:李榮春文學館同時也是頭城鎮史館,是頭城鎮鎮長舊居修復後的和式木造房子。展示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手稿、照片和介紹。(攝影/蔡宏明)

那一天,這裡剛好有一個社區攝影講座,來自台北的專業攝影家,為社區的學員講解如何紀錄社區生活的影像。他們圍坐在文學館的和式榻鋪,看電腦簡報檔的精彩照片,然後再外出實習,幾個鐘頭後回來分享心得和討論。

從李榮春的小說走過老街
頭城是先民拓墾蘭陽平原,第一個構築的土圍據點,是貿易重鎮也是山海交界的門戶,被稱為「開蘭第一城」。頭城自古文風鼎盛,李榮春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家。他生於日治時期,只有小學畢業,卻憑著自修,擁有優美的漢文書寫,也略通英文。除了短暫在李萬居的《公論報》擔任資料編輯三年,終其一生,為了可以專心寫作,只做些粗工,並逃避與童養媳形式上的婚姻和領養的女兒。他的作品幾乎是他的自傳,充滿真誠的感情,故事場景就在頭城市街,觀察與描寫極為細膩。李榮春生前忍受不被文壇重視的寂寞,直到死後,姪子發現他許多未曾發表的手稿,為他整理出版,總字數達三百萬字。他的《和平街》、《看搶孤》,文字極為生動,在地的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於是透過文學作品,為民眾導覽和平老街。小說與實景互相對照,更顯真切,成為無形文化資產活用的成功案例。

TT-02  
▲圖說:李榮春的小說和小品文,留下許多對頭城細膩的描寫,成為今天文史工作者整理頭城歷史重要的參考。他的《和平街》、〈看搶孤〉,文字極為生動。(攝影/蔡宏明)

TT-03  
▲圖說:頭城十三行康家門上的聯。「十三行」是頭城緊鄰烏石港的十三連棟街屋,原為港市行棧及倉庫,目前只康家保存較完整。此屋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是縣定古蹟。康家康灩泉,專研書畫、字刻與醫學,素享聲名,被譽為「蘭陽第一筆」。(攝影/蔡宏明)

TT-04 
 
▲圖說:和平老街北邊(街尾)的福德祠(土地公廟)。老街的南邊盡頭另有一間土地公廟,研究者認為除了祈求生意興隆,也可能是為了防止盜匪入侵,才會南北兩端各設一間土地公廟。北端這一間還保有舊時(1916,日治大正5年)形式,可惜南端那間已改建。(攝影/蔡宏明)

TT-05  
▲圖說:頭城街屋是康保諭用心經營的小舖,她一心想賣純淨、無毒的在地農產。除了有機農產,也有許多手工製作的木刻版畫、二手書。 (攝影/蔡宏明)


文學館的後院,與和平老街相接。從北端的北門福德祠往南走,有十三行康家古宅、烏石港舊港口的大池塘、盧纘祥故宅、林本源租館大埕、吳惠仁舊宅、新長興樹記、慶元宮、陳春記源合成老屋、南門福德祠,這些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築。和平老街昔日為防止盜匪侵擾,整條街分成南北兩段,南北端各設一座福德祠,為全台僅見。這幾年老街持續分階段進行老建築的復舊和維修,新長興樹記屋前架設了工程的鷹架。

TT-06
 ▲圖說:陳春記商號、源合成商號六連棟街屋的「亭仔腳」。(攝影/蔡宏明)

TT-07  
▲圖說:頭城文創園區。(攝影/蔡宏明)

和平老街的「人文散步老街」概念,得到頭城人的迴響。頭城火車站附近,原屬台鐵舊頭城火車站的站長與員工宿舍,原本「業主」要整區改建成新的商業大樓。當地居民為這建築群爭取,成為文化資產,經過政府修復,並活用為「頭城文化創意園區」。根據舊建築形制及工法復原的日式建築,今天就算在日本也很少見了。這裡除了有一間展示居民手作工藝品,也有頭城專業木雕匠師陳啟文進駐。

TT-09  
▲圖說:1959年出生的陳啟文(左),國中畢業後就到基隆學做木雕,出師後回頭城到十三行康家做匾。他的手藝很巧,經常幫廟宇修護大身尪的頭和身架(框架),也製作有趣的童玩。(攝影/蔡宏明)

宜蘭新的文化印象:大身尪
大身尪是廟會中吸引信眾的陣頭。清代移民的節慶賽會,頭城信眾為了競奇鬥巧,利用烏石港的舟楫之利,專程到福建沿海城市採購尪首,形成頭城的大身尪文化。老一輩的頭城人認為,頭城的小生型尪首,雕工極為細緻,線條柔和,表情生動,堪稱全台之冠。

頭城的北門東嶽大帝廟、南門城隍廟,每逢神誕祭典,繞境陣頭除其他地方常見的七爺八爺,也有代表不同神祉的大身尪。這些大身尪,尪首畫著各種臉譜,穿戴各式帽冠、服裝,呈現了常民對神鬼傳說的想像。陣頭中還有由女性信眾扛持的女神將,踏著秀氣的步伐,在壯觀的大身尪陣頭中,別具一格,成為頭城重要的地方文化特色。

頭城東嶽廟神將-01A 
 ▲圖說:頭城東嶽廟的「大身尪」:大太子炳靈公黃天化(左上)、二爵子西斗星君黃天祿(右上)、三爵子嘉天侯黃天爵(左下)、四爵子北斗星君黃天祥(右下)。(攝影/蔡宏明)

 

TT-08
 ▲圖說:頭城東嶽廟「東嶽大帝神誕」祭典,廟裡陳列的「大身尫」(神將偶)。左起:鬼王、武判官、陰陽都司。(攝影/蔡宏明)


頭城東嶽廟系統有16尊大身尪,城隍廟系統有26尊,平時由各「尪仔會」保存在箱子裡,只有祭典時才會開箱組裝,夯著遊街。後來因為人口外流,加上平日娛樂多元化,社區祭典不再成為生活重心,「尪仔會」會員逐漸流失,連節慶陣頭「夯大身尪」都要仰賴外地人參與。

頭城文化協會的游錫財,近幾年來傾力投入大身尪文化的保存與活化,他聘請工藝師傅修復大身尪,也找來擅長竹編的年輕人仿製框架,積極爭取將大身尪列入縣定文化資產。他也試著在校園推廣大仙尪文化的再造,讓年輕人能製作簡單的尪首,學會大身尪的步伐,與擺動的節奏。

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近年對頭城大身尪進行調查、登錄,從冠帽、尪首、衣服、竹架、存放箱體、處所等,進行檢查、紀錄,並修護缺損。此外,也進行「尪仔會」的口訪,紀錄大身尪的相關故事,計畫編成鄉土教材的讀本與繪本,也在學童的美術課中,用舊報紙和馬糞紙製作「尪首」或面具。

「我希望大身尪不是一個被保存的文物,而是被常民化應用。」游錫財想像城隍廟、東嶽廟、搶孤,這些和陰司野鬼相關的節慶,是否也能演變成宜蘭平原的「萬聖節」,當小朋友戴著從大身尪轉變的五小鬼面具雜在陣頭中,能不能成為頭城另一個新的文化印象?

 

消失河道的利澤老街

車子經過冬山河的利澤簡橋,循著觀河路前行,轉入利澤路,遠遠就看到利生醫院座落在老街街頭。昔日的利生醫院前有渡船口,一座橫跨河道的橋,直通利澤老街,冬山河截彎取直後,橋被拆了,淤塞的河道被填平,變成新生地,也鋪設了柏油路。

TL-01
圖說:清晨的冬山河。遠處是雪山山脈。(攝影/蔡宏明)

TL-00 
 ▲圖說:利澤簡老街的利生醫院。原本醫院緊鄰冬山河(舊河道)。後來冬山河整治,截彎取直,這附近的河道就變成下水道了。(攝影/蔡宏明)


已有八十幾年歷史的利生醫院,是利澤簡地區第一家醫院,也是第一棟西式建築,最早是利澤簡信用組合,後來曾作為輕便車車站、五結鄉農會,後來才當作醫院。建築帶著初期現代主義風格,立面簡潔,裝飾素簡,古典雅致。目前由第三代經營「利生牙科診所」,一樓當診所,二樓則提供「利澤簡文教促進會」使用,並開放為社區圖書館。

利生醫院對街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利澤戲院。老街的建築夾雜著新建的水泥樓房,傳統閩南式亭仔腳零星錯落,而一處三開間大正時期巴洛克建築風味的老房子則等待修護。

TL-03
  
▲圖說:利澤簡永安宮建於清道光6年(1826)。早在嘉慶年間,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後因水運之利,形成街市,乃在街上建廟,成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攝影/蔡宏明)


利澤古稱「利澤簡」,過去是噶瑪蘭人利澤簡社(Hedecanan)所在地,意指「休息之地」。當時利澤簡在冬山河下游蜿蜒的河道南岸,可上溯河道支流各個聚落,下達河口的加禮遠港,船運之便使利澤簡成為貨物集散地,造就繁榮街市。清代漢族移民入墾後,起造了祀奉媽祖的永安宮和祀奉廣惠尊王的廣惠宮。後來因為鐵路開通,水運沒落,有「噶瑪蘭溪南第一街」之稱的利澤簡街,遂失去昔日的繁榮。

TL-09 
 
▲圖說:冬山河舊河道的一段。(攝影/蔡宏明)

利澤元宵走尪
永安宮位於老街中心點,是利澤重要的信仰中心。每年元宵節永安宮媽祖出巡,在利澤八大庄繞境祈福。所謂「八大庄」,其實包括了:利澤簡、佛祖廟、加禮苑、清水、社尾、新店、寶斗厝、下福、成興、隆恩、猴猴、頂寮、龍德這些聚落,繞境全程大約30公里。對繞境陣頭來說,一天裡抬神轎、鑼鼓吹打走這麼長的路,實在不是簡單的熱鬧。近幾年來,陣頭改由車輛代步,神轎也抬上小貨車載貨平台,各庄頭的信眾只能舉香膜拜,無法親近神明。後來地方有人倡議,恢復步行繞境,像大甲媽祖從大甲進香到北港那樣,雖然辛苦,卻能在身心勞動的過程中體會神明的威靈。

媽祖繞境當天,八大庄各庄廟宇神轎、陣頭一清早就到永安宮前集合,各陣頭表演後,完成起轎儀式,再出發。到了下午,陣頭繞完境,回到永安宮,必須有「抬轎過金火」的儀式,這項民俗後來發展成抬神轎競走的「走尪」。

TL-11
  ▲圖說:《台灣臉書》中收錄攝影家劉振祥拍攝的:永安宮媽祖繞境(下右)、走尪(上右),以及廣惠宮「求虎皮」活動(上左及下左)。(資料翻拍/蔡宏明)


「走尪」的由來係早期利澤簡居民,每逢元宵節,由壯丁抬神轎到新婚不久的人家沖喜,以避邪祛栽。由於神轎的進行快速,而稱為「弄尪」。有一年鬧瘟疫,當地仕紳決定擴大「弄尪」範圍,由永安宮主辦神明繞境巡庄及抬轎過火競賽的儀式,俗稱「走尪」,居民都相信這項風俗可去穢治邪,保佑平安,因而傳承不墜。

今天「走尪」已演變成一項考驗體能、速度和團隊協調性,類似運動的比賽。四人合力扛在肩上的神轎與神像,比較像競賽的道具。比賽時起點設在利澤老街街頭,終點在永安宮前,全長約120公尺。比賽者一組四人,每次兩組PK,原先的「競走」已經變成「競跑」,當哨音響起時,競賽者使盡全力往前衝刺,跑到終點時已經氣喘如牛。近幾年來,主辦單位更邀請大學生參加,有一年還增加趣味性的「尪背某」項目,鼓勵在地夫妻參加,不抬神轎,而是由丈夫背著妻子衝刺120公尺,成為名為其實的「走尪」。

求虎皮保平安
在地人稱為「王公廟」的廣惠宮,有信眾「求虎皮,保平安」的習俗。傳說清代,有位唐山商人,帶了一張虎皮到利澤簡,尋找訂貨的顧客,依地址找了很久仍然沒有著落,打算到王公廟休息再找;當他一進廟,赫然發現當初訂貨的人像極了安坐神桌上的王公,便把虎皮捐奉廟方,放在王公背後。當地信眾相信擲茭向王公求虎皮獲准,剪下一小塊放在香火袋隨身攜帶,可保佑平安。後來太多人求虎皮,虎皮便被剪光了。

廣惠宮原是清代福建漳浦縣浯江口(烏石)的林姓家族移民來台後,將恭請的王公分靈祀奉在林家公廳,到了1871年(同治10年)才建廟。現在的規模是1951年(民國40年)重建的,後來林姓家族外遷,香火日益衰微,廟屋逐漸破舊。近年來,宜蘭縣文化局認定具有古蹟價值,才行搶修恢復原貌。

為了活化廣惠宮的民俗信仰,文史工作團隊邀請利澤國小,共同策辦「向王公求虎皮」活動,先讓小朋友瞭解廣惠宮「求虎皮,保平安」的傳說,讓他們在王公節慶中向參訪者講述求虎皮的故事,活動中也導入美術課程,讓小朋友在臉上、手臂畫出虎紋,使「求虎皮」的故事變成一項創意活動。小朋友在自己鼻頭畫出老虎的黑鼻子,臉頰畫出虎鬚,額頭畫出老虎特有的斑紋,連手臂、掌背也加上虎紋,然後做出各種老虎的表情,開心的在鏡頭前留下或許是他們這一生最難忘的影像。

TL-04 
  ▲圖說:廣惠宮,主祀廣惠尊王(俗稱王公),創建於1871年(清同治10年),1951年(民國40年)重建,近幾年又加以修護。這廟就是「求虎皮」傳說之處。(攝影/蔡宏明)

TL-13
▲圖說:《台灣臉書》初版及再版,封面都採用了攝影家劉振祥拍攝「求虎皮」學童活動的精彩作品。(攝影/蔡宏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