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懷想魯凱傳統的Chumachuma

文/蔡宏明

〔按〕我在2011年6月12日與潘小俠一同拜訪古查布鞍,由綽號大黑熊的魯凱族青年協助,採訪百歲的Chumachuma。同年8月21日,我從大黑熊那邊得到消息,說百歲的Chumachuma終於「回去了」,回到祖靈安居的好茶。那個時候,因為馬英九到古查布鞍「巡視」說這裡是「普羅旺斯」引起諸多非議。聽到老人家辭世,想到她能回到祖靈安居之所,而不必暫住在「暴露妄思」,也為她高興。我彷彿看見Chumachuma的笑容… 

屏東霧台鄉瑪家農場,八八風災之後新建的永久屋,住著好茶、大社、瑪家三個村落共483戶人家,有排灣族也有魯凱族。排灣族稱這個新部落「禮納里(Rinari)」,魯凱族則稱「古查布鞍(Kochapongane)」。漢名顏麗華的Chumachuma,和兒子住在新建的永久屋已經幾個月了,從部落入口處寫著「歡迎來到古查布鞍部落」的大石塊,沿著柏油路前進,右手邊第一間就是他們的家屋。

顏麗華Z01  
圖片說明:她有典型魯凱族傳統婦女的手紋,掌背到手腕之間有百步蛇紋帶,第一指節隆起處刺了蜘蛛紋,第一、第二指節之間則刺了箭紋。(攝影/蔡宏明) 

Chumachuma是目前部落裡唯一掌背有手紋刺青的魯凱族Kaingu(奶奶)。好茶部落在風災中被大水沖毀之後,Chumachuma和家人搬到這裡,雖然兩層樓的永久屋有現代化的空間,但是沒有原生部落的崇山樹林,剛來時總不習慣。

她有典型魯凱族傳統婦女的手紋,掌背到手腕之間有百步蛇紋帶,第一指節隆起處刺了蜘蛛紋,第一、第二指節之間則刺了箭紋。她是十二、三歲懂事的時候第一次紋手。紋手的工具是一隻細竹管,一端剖開插入三根柑橘的尖刺,用麻線紮緊。紋手時,先用手握住一塊石頭,使掌背鼓起,方便刺青。刺青時尖刺靠在皮膚,用薄刀柄扣打,把皮膚表層刺破,然後塗上用松枝燻在鍋子底的黑煤灰。一邊順著圖紋線條扣打,一邊用籐皮做成的刮器,把受傷皮膚的血液刮去。

手紋是從前魯凱族婦女必經的禮俗,十二三歲第一次紋手後,到了二十歲左右,真正長大了,再第二次紋手。第二次紋手有很嚴格的規矩,女子必須「完整」,而且要懂得織布、編織等手藝,才有資格。紋手的家長會準備厚禮,請紋手師來為女兒刺青。紋過手,族人會贈送禮物來道賀。沒有紋手的女孩子,沒有人要娶。Chumachuma雖然年紀這麼老,皮膚已經鬆弛,但掌背刺青紋樣還很明顯。小時候,她的父母很疼惜她,沒讓她作粗活,所以有一雙纖細的手。

顏麗華Z04-10
圖片說明:因為活得太老了,許多往事很難記得清楚,不過新建的「古查布鞍」卻老讓她惦念著舊好茶的環境。(攝影/蔡宏明)

她生了三子二女,最大的兒子夭折了。她的丈夫很早就過世,為撫養年幼的子女,除了自家田地種些芋頭、小米、地瓜、野菜,也到林務局造林班作些除草、剪枝的雜工,還經常上山採藥草,賣給平地的藥草商,用來貼補家用。家裡實在太窮,兒子國小一畢業,就到平地當車床學徒,出師後到工廠賺錢。所幸孩子都很爭氣,也很孝順,讓她不必像部落的其他老人那樣辛苦地下田工作。她認為,老了而不必工作是她長壽、健康的原因。

Chumachuma一直和兒子住在一起,她不挑食,吃得也很清淡,沒有特別的嗜好,連看電視都不挑,子孫們看什麼她就跟著看什麼節目,是容易伺候的老人。因為活得太老了,許多往事很難記得清楚,不過新建的「古查布鞍」卻老讓她惦念著舊好茶的環境。她語重心長地說,時代改變很多,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清楚以前魯凱族的族人如何相互疼惜、互相尊重,下一代應該多用心瞭解魯凱族的歷史,多學習長輩們以前的風範。

顏麗華Z03
圖片說明:難得這張照片成為老人家最後的影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MTieu 的頭像
    HMTieu

    遺忘錄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