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化行腳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攝影╱蔡宏明

2010年,淡水重建街傳出將在端午節之後被拆的消息,從小在重建街長大的攝影家程許忠,惋惜這充滿成長記憶的老街也許就此消逝。他在網路發起一個「站滿重建街」的活動,號召大家站到沿著坡道而建的石板路拍個大合照,算是留下一個紀錄。

這個單純的動機, 得到社區居民以及網路鄉民的熱烈迴響。一張擠滿人的照片開始在網路傳遞,場景就在重建街的舊街坎;除了影像,也加註了許多參與者的心聲,引起熱烈的討論。

淡水-01
圖說:2013年又傳出重建街要拆除的計畫,程許忠再次發起「讚滿重建街」活動。(攝影╱蔡宏明)


淡水-02  
圖說:許順記金紙店在福佑宮東側重建街順著「九崁街」坡崁而建。(攝影╱蔡宏明)

保護淡水第一街
重建街是清代泉州移民聚居的生活中心。當時的漢族移民, 以今天淡水中正路(老街)的福佑宮為中心,沿著山坡往兩旁發展,原本只是羊腸小徑的產業道路,經過數次拓展,成為淡水全盛時代最重要的街道。福佑宮上方的街區稱為「頂街」或崎仔頂、頂埔,住屋及店鋪依著山勢而建,淡水有名的世家都住在這裡,所以被譽為「淡水第一街」。福佑宮往河岸的區域則發展成港埠轉運的貨棧,稱為「下街」。

《阮若打開心的門》作者王昶雄、日治時期名畫家木下靜涯、淡水仕紳麥春福、淡水公學校校長洪炳南等諸多名人都住過重建街。這裡除了有形的老屋建築,也保存了許多無形的歷史資產,見證淡水發展的珍貴歷史。長久以來,重建街幾度傳出將被拆除的消息,淡水居民多次主動發起保護老街活動,引起各界關心,而使拆除計畫一再中止。

淡水-03
圖說:重建街上的清代建築。重建街上的清代建築。(攝影╱蔡宏明)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天洛

第一次聽到「哈瑪星」,是在1960年代中期。親戚在高雄港區附近開了一家化學原料貿易公司,父親去看他們,回到嘉義後,向伯父描述所見所聞。那是臺灣開始有加工出口的年代,繁華降臨高雄比其他城市還多、還快。賣魚、喜歡觀察市景的父親,好幾次提到鹽埕、堀江和哈瑪星,說那些地方和他二戰期間被日本政府徵召到苓雅寮當勞務工時,大不相同。父親用臺灣話,他講ham-á-sing,很像是「蚶仔生」,小學五年級生的我,以為「蚶仔生」是港區一個專門賣「蚶仔」的「阿生」。

哈瑪星01 
打狗文史復興會社是推動哈瑪星復舊計畫的工作團隊,長期在社區內蹲點。(攝影╱蔡宏明)

哈瑪星02
新濱街廓裡,日治時期留下的日式木造雨淋板建築。(攝影╱蔡宏明)

「哈瑪星」是日語「濱線」(はません,Hamasen)的北京語音譯,臺灣腔調念起來,比較像是「蚶仔生」。人生的經驗就是不斷在「對焦」,生活如此、知識如此,對於歷史文化的認知與認同何嘗不是?等到自己四十幾歲,讀了較多臺灣歷史,才明瞭日本人在高雄作了那些建設,包括高雄港區的填海造陸。終於知道昔日「賣蚶仔的阿生」原本是一片海域,日治時期為了疏濬航道,利用挖出的淤泥填海造陸,設了兩條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的濱海鐵路,故稱為「濱線」。

哈瑪星03
哈瑪星文化地圖。(攝影╱蔡宏明)

哈瑪星04
貼在打狗文史復興會社工作站裡的一張日治時期地圖。(攝影╱蔡宏明)

哈瑪星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整齊的街道,最先使用自來水(1913年)、電力、電燈、電話等。鐵路及港口的交通連結,加上現代化設備,使哈瑪星地區成為日治時期的高雄行政中心,更是新興的工商業、金融及漁業重鎮。直到高雄市役所(市政府)、高雄驛(火車站)先後於1939年(昭和14年)、1941年(昭和16年)遷離後,哈瑪星才逐漸從炫麗趨於平淡。而1975年(民國64年)以後遠洋漁業被前鎮漁港取代,相關產業如漁業公司、商行、五金行、照相館、製冰廠等隨之遷移,終於使哈瑪星沒落。

哈瑪星05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天洛

每一次到新竹,一定不會錯過城隍廟,也像許多人一樣,到廟口品嚐美食。不過,我總是先進廟裡,在香煙裊繞的大殿中,讓行旅匆匆的心靜下來,通常沒有焚香,只用雙手合十,屏氣凝神地致上虔誠的禮敬。對神明的禮敬是從小長輩教導的規矩,但合掌致敬也是對傳統廟宇建築及工藝的尊重。
新竹城隍廟1
圖說:新竹城隍廟彷彿擠在熱鬧吵雜的市集裡。(攝影╱蔡宏明)

新竹城隍廟創建於1748年(清乾隆13年),已經有265年歷史。當初只是正殿為主的兩進建築,經過歷代的修建及擴大,成為今天三開間、三進兩廊、左帶觀音殿的規模。
新竹城隍廟2
圖說:香氣與油煙味混雜、蒸騰,招客聲此起彼落。(攝影╱蔡宏明)

一般的大廟總有開闊的廟埕,但新竹城隍廟不一樣,彷彿是擠在一個熱鬧吵雜的市場裡。廟的側邊小店櫛比鱗次,從對街只能望見緊貼著小店屋頂突起的山牆和燕尾起翹的屋頂。廟埕被小店團團圍住,僅留一條小小的通道通往大馬路,通道兩邊盡是各式各樣的小吃店,香氣與油煙味混雜、蒸騰,招客聲此起彼落。店裡坐滿食客,個個低頭吃食。生意興隆的小攤前,還站著候位的觀光客,店家端著剛盛好的熱食,大聲借路……

這真是一幅有趣的常民生活景象。可惜許多外來的觀光客,不曉得他正在一座古蹟旁享用美食。他們往往忽略了前殿中門那對古樸的青斗石石獅、名匠辛阿救生動細膩的龍柱,當然也不會留意那些雕刻精美的斗栱、花窗、八角藻井,和1887年(光緒13年)城隍爺庇佑民眾,降雨解除旱災,而獲得光緒皇帝敕賜的「金門保障」匾額。許多歷史和傳統工藝美學,彷彿被一片蒸騰的油煙遮蔽,剩下被觀光客以手機快速掠取、打卡的畫面。但這就是文化的一種面向。
新竹城隍廟3
圖說:「金門保障」匾額是清光緒皇帝所敕賜。(攝影╱蔡宏明)

這裡是新竹最早發展的區域,離城隍廟只有幾條街的關帝廟附近,還保留著清代老街輻軸發展的軌跡。從今天被稱為「新竹第一街」的核心區域,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延伸出通往竹塹城城門的馬路,這幾條當年熱鬧的街肆,後來在日治時期經過市街改正,留下不少立面精美的街屋。中央路還有泉香茶行、錦興香燭行、宜古齋、竹茂行、逢春堂、泉馨松記等多家百年老店。其中,位於三腳窗的泉香茶行,磚砌廊拱搭配長型窗戶,細密的簷間線腳,嵌入綠釉花磚的欄杆和古樸的紅磚,標記著時代轉換的折衷式美學。
新竹城隍廟4
圖說:泉香茶行的建築,標記著時代轉換的折衷式美學。(攝影╱蔡宏明)  

常民生活的文化紋理,可以從「暗街仔」、「屎溝巷」、「三角公園」這些老地名追尋到演變的線索,更能從傳統的「中央市場」印證活化的力道。在午前時刻穿過市場,不僅看到魚肉蔬果的攤販、看到傳統布莊、糕餅店、南北貨、醃漬醬菜店、日常五金百貨店,也會看到媲美購物頻道商品推銷的叫賣。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蔡宏明   攝影/林柏樑

LBO-01
圖說:在臺南大南門,帶著心過城,也看到舊城活化的「新過程」。(臺南2011,攝影/林柏樑)

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的勝利路矗立著一座紅磚城門,城樓為歇山式屋頂,門洞上方有「靖波門」石額,而面向校園的門洞石額則是「小西門」。城門南北兩側各有一段傾頹的城垣,南側城垣參天老樹高過城樓,巍巍聳立,樹蔭幾可蔽天,樹根深深紮入土中;靠近北側的那段沒有樹,卻蓋了一塊大的塑膠帆布,明顯就是為防止雨水沖刷。臨著勝利路的人行道旁,立了一根石柱,上刻「三級古蹟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LBO-02
圖說:小西門從城西被遷至小東門墻邊,硬湊在一塊(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離小西門約20公尺的南段城垣盡端,地上有一方基石的痕跡,旁邊立了一根「小東門遺址」石柱、一座「小東門簡介」的說明,以及一塊「臺灣府城小東門城基遺址」的小石碑,碑文刻著:「雍正三年建木柵城門 乾隆元年建磚石城門 民國元年城門樓塌毀 民國七四年遺址出土  國立成功大學立」。

成大學生常常從校園東邊的一頭走來,橫越勝利路,穿過小西門門洞中新設裝有壓克力的欄杆小入口,進入西邊校園。學生或許明白,為什麼在小東門遺址及城垣殘蹟之間,會有小西門城樓建築。但一般年輕世代的臺南市民及外地觀光客,除非閱讀小西門城門上的「小西門城樓遷建記」碑文,否則一定會變成摸不著頭的成丈二金剛。大概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知道:小西門1969年8月從原址拆除,1970年在成大校區重砌,但城樓和城門座的方向竟然顛倒了。

LBO-03
圖說:小西門每天陪伴東區的成大學生上下課(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各期城門與城垣的建造
「臺灣府城小東門城基遺址」的碑文透露了臺南舊城的歷史。臺灣府城是清代臺灣規模最大的、地位最重要的一座城牆。回顧舊城城門和城垣建造史,我們知道,清領初期,朝廷一開始並無意築城,因為擔心臺灣地處邊陲,反清勢力會據城固守。直到朱一貴事件中「亂黨」曾攻佔府城,才於1725年(雍正3年)建造木柵城門與城垣,包含東南西北大門與小東、小南、小北,合計七門。當時西門臨海,為方便台江內海的行旅出入,只設城門而沒有圍木柵與其他城垣連接。這時城垣範圍,具備「半月形」的雛形。


LBO-04
圖說:府城小西門舊照。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天洛

如果城門跟人一樣有喜怒哀樂,臺南的老城門肯定比臺北的還幸福。

在臺北,城門彷彿被隔離,和居民永遠保持著距離。幾座老城門,都被孤立在車流環繞的路口,只成為辨識行程的地標。每天上下班,尖峰時段的車流像漩渦,車輛繞著漩渦中的城門轉,然後急著掙脫。所有的用路人,把注意力放在前車的煞車燈,或者可能突然變換車道的車影,不會有人用關愛的眼神看一下老城門。

被孤立著的臺北城門,一定很孤單吧?可憐的北門,侷促在高架道路「圍城」的狹小空間,只能在污染的空氣中,隔著繁忙的車流呼喚路過的行人。或許只有東門,當群眾上街抗議,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時,才有機會這麼親近民眾,聽一下他們的聲音,秀一下自己石構城門座和門樓的優美造形。

Z台南舊城-1  
2012年4月16日在兌悅門城門邊的土地公廟,遇見曾經做雕刻的耆老陳炎山。他很開心地跟我講了很多城門的故事。(攝影/蔡宏明)

臺南的老城門,幾乎與市民一起生活,而且有老樹作伴,一起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座落在成大校園的小西門,每天學生從校園的一邊走來,穿過門洞,趕往另外一邊的教室上課。學生也不會老是行色匆匆,許多時候,三三兩兩的男女相約,在城門邊的樹下,一起編織青春的夢想。緊鄰的府城城垣小東門段土壘殘蹟,被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就像為上年紀的老人作健康檢查,怕雨水過渡沖刷而骨質疏鬆。不遠處還有考古人員架起圍籬,為年老的城垣追蹤歲月的痕跡,讓年輕的居民瞭解城牆和城門的故事。

Z台南舊城-2
小東門遺址。(攝影/蔡宏明)

Z台南舊城-3
在成大校園裡的小西門。(攝影/蔡宏明)

從1725年(清雍正3年)建造木柵城門,臺南府城建城已經快300歲了。由最早的木柵城門與城垣,歷經磚石城門、莿竹城牆、三合土城牆,數度補強改建,及增建咾咕石的外圍城門,府城擁有全臺灣規模最大的城垣。但從日治時期開始,為了交通及城市的建設,城門和城垣一次又一次被拆,如今剩下大南門、大東門、兌悅門、小西門,而舊城城牆只剩下小東門段土壘、南門段城牆、還有幾段成為校園牆壁的一段,或者民居圍牆的一角。

臺南府城昔日因為地形的限制,城垣圍起來就像半月,而城內有南北數條河流注入臺江內海,彷彿是半璧滿月斜插入江。「半月沈江」成為文學家筆下,府城的美麗形容。如今物換星移,斷垣殘壁圍不成半月;滄海桑田,無江可沈。幸好復舊的大南門甕城還保留著清代以來的半月形結構,沿著甕城城牆的踏道可登上城門門樓,走在甕城馬道可以俯瞰公園綠蔭,文學家還是可以在月夜遙想「半月沈江」的美景。

Z台南舊城-4
大南門緊鄰著公園及一所國中。(攝影/蔡宏明)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文‧攝影/天洛

住在北投,每當朋友約我在台北市區見面,我經常說:「那麼就約在車站附近的咖啡店,我那天剛好要進城。」朋友總是很好奇,明明住在台北,我為什麼還要說「進城」。其實,「進城」這個詞,是我從小聽大人們這樣說,不知不覺中學來的。

有一次我讀到作家吳敏顯的〈九芎城〉,提到他的宜蘭舊城記憶。他在文中描述祖父的年代,有時為了家裡舊棉被翻新、添購蓑衣、打造鋤頭、鐮刀、鐵犁等,必須專程從壯圍走路,到宜蘭河搭渡船,然後進城找工匠打理。

ER-01
▲圖說:宜蘭火車站前「丟丟噹森林」巨大遮棚,以九芎樹意象,企圖表現宜蘭「九芎城」的舊名。(攝影/蔡宏明)

對鄉下人來說,進城真的是一件大事,因為城裡百工匯集,鋪面連街,大老遠走一趟,總想把該辦的事情一次辦妥。吳敏顯的描述,讓我心有戚戚焉。宜蘭人如此,我的父祖輩何嘗不是?

宜蘭的城牆、城門、城磚、護城河早已不見,文獻中記載的繁密栽植以作為防禦工事的九芎樹、莿竹,也只能想像,變成今天宜蘭火車站站前「丟丟噹森林」巨大遮棚的意象造形。到底宜蘭舊城在哪裡?

如果沿著市中心的舊城東路,往北走到舊城北路左轉,順著舊城北路會一直連接舊城西路、舊城南路,然後接舊城東路,你會回到原來的地方。走過的馬路,底下就是今天變成下水道的昔日護城河。半路上,只要隨時向左,拐進任何一條街弄,就會進入宜蘭舊城。而這一大圈裡面,中山路、文昌路與新民路,剛好在接近圓心交叉,就是舊城的「十字大街」。

ER-02 
▲圖說:宜蘭城隍廟的木作及彩繪,呈現傳統建築之美。(攝影/蔡宏明)

ER-03 
▲圖說:楊士芳紀念林園。(攝影/蔡宏明)

探訪宜蘭舊城,別錯過昭應宮、城隍廟、文昌廟、碧霞宮這幾間與宜蘭發展息息相關的老廟。早期商貨仰賴西邊的宜蘭河水運,從西門進城,逐漸形成街肆,為了興建房舍、起造大廟,從唐山聘來木作、彩繪、泥水等匠師,因而漸漸聚集其他民生百工,相關資材與商業交易也跟著繁茂。主祀媽祖的昭應宮,十分特別,還陪祀了清代治理噶瑪蘭廳有功的三位地方官楊廷理、翟淦、陳蒸。這幾尊被地方百姓感念的官吏神像,或許根據他們的畫像雕刻,容貌及神情各異,跟一般神像的開臉截然不同。如果夠仔細,也可發現有名匠師「作對場」拚手藝的作品。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攝影/蔡宏明

李榮春文學館就在頭城熱鬧的菜市場邊,從開蘭路、和平東路岔口轉進去,剛好可以接到昔日的老街巷。這裡原本是頭城鎮長的和式舊居,經過修復,當成頭城鎮史館,同時展示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手稿、照片和相關的故事。帶有檜木氣息的門首掛著「頭城鎮史館」的木牌,館舍周邊庭園裝置著李榮春生前作品的佳句,鋪著青石板的院子入口,則設計了「李榮春文學館」意象。

TT-01  
▲圖說:李榮春文學館同時也是頭城鎮史館,是頭城鎮鎮長舊居修復後的和式木造房子。展示頭城作家李榮春的手稿、照片和介紹。(攝影/蔡宏明)

那一天,這裡剛好有一個社區攝影講座,來自台北的專業攝影家,為社區的學員講解如何紀錄社區生活的影像。他們圍坐在文學館的和式榻鋪,看電腦簡報檔的精彩照片,然後再外出實習,幾個鐘頭後回來分享心得和討論。

從李榮春的小說走過老街
頭城是先民拓墾蘭陽平原,第一個構築的土圍據點,是貿易重鎮也是山海交界的門戶,被稱為「開蘭第一城」。頭城自古文風鼎盛,李榮春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家。他生於日治時期,只有小學畢業,卻憑著自修,擁有優美的漢文書寫,也略通英文。除了短暫在李萬居的《公論報》擔任資料編輯三年,終其一生,為了可以專心寫作,只做些粗工,並逃避與童養媳形式上的婚姻和領養的女兒。他的作品幾乎是他的自傳,充滿真誠的感情,故事場景就在頭城市街,觀察與描寫極為細膩。李榮春生前忍受不被文壇重視的寂寞,直到死後,姪子發現他許多未曾發表的手稿,為他整理出版,總字數達三百萬字。他的《和平街》、《看搶孤》,文字極為生動,在地的燦景古建築研究工作室於是透過文學作品,為民眾導覽和平老街。小說與實景互相對照,更顯真切,成為無形文化資產活用的成功案例。

TT-02  
▲圖說:李榮春的小說和小品文,留下許多對頭城細膩的描寫,成為今天文史工作者整理頭城歷史重要的參考。他的《和平街》、〈看搶孤〉,文字極為生動。(攝影/蔡宏明)

TT-03  
▲圖說:頭城十三行康家門上的聯。「十三行」是頭城緊鄰烏石港的十三連棟街屋,原為港市行棧及倉庫,目前只康家保存較完整。此屋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是縣定古蹟。康家康灩泉,專研書畫、字刻與醫學,素享聲名,被譽為「蘭陽第一筆」。(攝影/蔡宏明)

TT-04 
 
▲圖說:和平老街北邊(街尾)的福德祠(土地公廟)。老街的南邊盡頭另有一間土地公廟,研究者認為除了祈求生意興隆,也可能是為了防止盜匪入侵,才會南北兩端各設一間土地公廟。北端這一間還保有舊時(1916,日治大正5年)形式,可惜南端那間已改建。(攝影/蔡宏明)

TT-05  
▲圖說:頭城街屋是康保諭用心經營的小舖,她一心想賣純淨、無毒的在地農產。除了有機農產,也有許多手工製作的木刻版畫、二手書。 (攝影/蔡宏明)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蔡宏明

走出宜蘭火車站,迎面就是依照森林概念設計的「丟丟噹森林」,象徵宜蘭城舊名「九芎城」的九株鐵樹造型高大遮棚,營造出後現代的氛圍。火車站周邊日治時期的工務段舊鐵匠房、土木工室、舊檔案室等建築群,在被列為古蹟及歷史建築後,已經復舊。宜蘭行口則依照舊有的建築主體,重建成藝術展演場所。

aw-01  

▲圖說:宜蘭市武營街的打鐵鋪。(攝影/蔡宏明)

過去十年,宜蘭縣政府以都市計畫帶動舊城的發展,引進新興開發資本。南門林園神農路一帶,現在有了號稱東台灣最大的購物中心「新月廣場百貨公司」和五星級觀光飯店,而文化局的「蘭城新月」人文空間動線,也串連了復舊及新修的公共文化空間。在這些新的城市景觀對照之下,宜蘭舊城的老舊街廓、市場、巷弄之間,仍有許多具備特色的傳統產業,他們的人文意涵及生活空間,等待更多的關注與整理。於是,有了「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文化創生計畫。

居民生活其間的博物館
宜蘭舊城原名噶瑪蘭城,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原是夯土城,外圍環種九芎樹,後來改種莿竹並挖護城河,四個城門設有吊橋作為防禦。到了日治時期,拆除城門及城牆,城垣闢建為馬路,護城河成為城市景觀水圳。戰後這些水圳被加蓋,成為下水道。

在宜蘭市中心的四條大馬路:舊城東路、舊城西路、舊城南路、舊城北路,就是順著城牆拆除後的土地闢建的。這四條路圍成一個圓形,中山路(台九線)、文昌路與新民路在這個圓形區塊形成十字交叉,是舊城昔日熱鬧的「十字大街」,也是宜蘭人生活的中心。舊城中遺留了許多歷史、人文軌跡,今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可以勾勒、想像昔日的古城原貌。

aw-02

▲圖說:宜蘭舊城的範圍。(資料翻拍/蔡宏明)


「宜蘭匠師博物館」要跳脫過去博物館在封閉的展示廳展示文物、詮釋歷史與知識的框架,而強調地域的自然環境、文化資源與在地生活的活性關係,讓參訪者面對傳統藝匠的工作場所、生活空間,直接看到活生生的文化現象,透過解說而領受在地人文的精神。也就是說,透過匠師博物館,參訪者可以感受整個宜蘭舊城,就是一座有居民生活其間的、活的博物館,居民從事百業,以各種不同的角色收藏、保存、紀錄了不同層面的宜蘭城。

從普查和訪問入手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文化創生,從舊城傳統匠師的調查著手,針對散居舊城社區各類型以傳統方式營生者,分別在1997年、2007年兩次普查,調查了137位傳統工藝匠師、49個傳統食藝團體,並對重要匠師進行深度訪談,最後匯總出76位重要的匠師名單。

aw-03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攝影/天洛

我的頭城記憶,起先被龜山島佔滿,這幾年則在自然風光中添加了來自歷史紋理的想像,視覺的單幅畫面豐富了,場景變寬闊了,裡頭的人物變多了。

56-01  

▲圖說:李榮春文學館陳列的作家著作及手稿。(攝影/蔡宏明)

1970年代初期,我還是蒙懂的大學生。有一次參加美術社舉辦的「草嶺古道拓碑寫生活動」,從台北搭火車到福隆,走草嶺古道,到虎字碑拓下蒼勁的書法,然後在大氣中寫生。我被遠方的龜山島深深吸引,形象分明的島嶼,像泅泳在碧藍大海的巨大烏龜。
一個家住宜蘭的同學指著俯瞰的風景,告訴我,沿著海邊那條蜿蜒的鐵路,過去就是頭城。就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只知道當天走的是清代官道,半路上有一座摔死馬匹的小橋。在草嶺埡口迎著太平洋吹來的風,想到古人從山腰芒草搖曳的山徑走來,和我迎面打個招呼,下得山去就是吳沙開拓蘭陽平原第一個構築的土圍據點「頭圍」。

56-02  

▲圖說:看到龜山島,頭城就到了。(攝影/蔡宏明)

56-03  

▲圖說:清代通往頭城的草嶺古道。(攝影/蔡宏明)

「看到龜山島,頭城就到了」,不只是風景速寫後殘留腦中的山海印象;對成長在臺灣西部的我而言,也是那個臺灣史還矇昧欠明的年代,必然單調貧乏的記憶。

真正愛上頭城,是三十幾歲擁有一部Peugeot 205以後。我經常在報館截稿後的半夜,飆著號稱小鋼砲的車子,沿著東北海岸,繞過嶙峋的海岬,搖下車窗,讓暗夜的海風灌進領口,直到看到龜山島,才停在馬路邊。一邊望著浮在微明海面的龜山島剪影,拿出隨身攜帶的保溫瓶沖一杯三合一咖啡,一邊啜著咖啡,扭開汽車音響聽音樂,等待放亮的天光從龜山島和我相遇。然後,到頭城火車站附近的市場吃早點。清晨的頭城,街景逐漸清朗,除了騎腳踏車上學的學生,還是一派靜謐,沒有臺北擁擠而混亂的車聲。聽到頭城清晨的鳥鳴聲,剎那間,媒體工作繃緊的神經得到全然的紓解。

56-04  

▲圖說:宜蘭首任民選縣長盧纘祥故居,建於昭和3年(1928),由當時台灣總督府營繕系的宋祖平設計監造。(攝影/蔡宏明)

56-05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天洛

父親是東石型厝寮人,十幾歲到嘉義奮鬥,然後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小時候,我總是跟著父親返鄉。每當東石有親戚婚喪喜慶,父親總鄭重其事地叮嚀我:「早點睡,明天跟我回海口。」在交通還不便的1960年代初期,嘉義到東石沒有直達車,一定要在朴子換車。東石往返朴子的班車,有時脫班,父親總在等候的空檔,帶我轉過攤販擁擠的小街,到街廓另一邊的第一市場邊吃點心。

AQ-01 
▲圖說:朴子信仰中心「配天宮」(媽祖廟)。(攝影/蔡宏明)

AQ-02

▲圖說:根據建築專家的研究,安然布行是「蜈蚣長條街」保存舊樣式較好的代表。這種蜈蚣陣長條街屋房子正面縮到最窄極限,但縱深卻拉得極長,形成寬四、五公尺,深三十至五十公尺的特殊格局。(攝影/蔡宏明)


記憶中的市場有些髒亂,但滷肉飯、米粉炒、味噌豆腐湯的味道,到今天還有幸福的喜悅。父親有個堂弟,在市場邊的中正路開了一家飼料行。有時從東石回來的半路上,我們會踅到那邊坐坐,每次大人聊天聊到擺菜喝酒,小孩子無聊,就到附近媽祖宮玩耍。一定會爬上騎廟前的石獅,直到大人來趕我;廟裡龐龐然的神將,綠臉的千里眼、紅臉的順風耳,令人生畏;倒是牆堵上忠孝節義的彩繪,人物生動的表情常看得出神。逛過媽祖宮,天快黑了,有時沿著開元路,看繡莊店亭仔腳美麗的大姊姊,坐在繃著繡布的木框架邊繡著針黹;有時故意穿過牛磨店巷,走曲折的小弄,回到堂叔的飼料行。

AQ-03

▲圖說:開元路的玉勝巷,約略可見「蜈蚣長街」形式的街屋縱切面。(攝影/蔡宏明)

AQ-04

▲圖說:開元路巷弄的老屋。(攝影/蔡宏明)

這種返鄉旅程的經驗,在我的童年記憶中充滿驚異。上了初中,功課變重,就不再隨著父親返鄉,而朴子的記憶後來也隨著我北上求學,逐漸在當兵、出社會打拚的歲月裡淡去。

幾年前父親往生後,我開始努力拼湊他在我生命裡的記憶。我特地回到嘉義,循著童年他帶我的路徑回他的家鄉,也特別在朴子停留。客運車站前的馬路拓寬了,第一市場改建成一棟大樓,堂叔的飼料店早收了。信步走在朴子街上,剎那間感覺到了不曾到過的城鎮。拿起手邊的旅遊摺頁,順著上頭標示的老街地圖,我才一步一步摭拾散落的記憶,想起現在的我比當年的父親年紀還大,經過人世滄桑,更能體會他對他口中的「樸仔腳」那份情感。朴子曾經是他少年時期,從東石海邊的貧窮的小漁村到嘉義謀生、發展,必經也曾經暫住的生命驛站。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蔡宏明

為了從海上拍東莒的大埔聚落和大埔港的海岬岩壁,攝影家林柏樑決定登上東莒南邊無人的林坳島取鏡。

四人島獵影-12

四人島獵影-01

清晨的猛沃港,月亮還掛在天上。

四人島獵影-02

鄭智新的海釣船從海上進港來接我們。鄭智新是東莒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在大坪經營「船老大磯釣民宿」。

四人島獵影-03

清晨的天空有一點雲,晨曦從雲後投射光芒在海面。

2012年10月4日天剛亮,我和林柏樑、趙永恕、楊堤柳四人搭著船老大鄭智新的船,從猛沃港出發。因為退潮的關係,海水下降,水下布滿堅硬的石塊,小漁船無法靠岸,我們必須從一處灣澳,踩過巨大的岩石上岸,然後爬過一個小山,從陡峭的崖邊,遠拍大埔聚落。島上風很大,迎風面除了岩石就只有芒草,背風面才有極少的低矮植物。

四人島獵影-04

抵達林坳島,準備靠岸。

四人島獵影-05

爬過巨大的岩石。

四人島獵影-06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天洛

我又來到東莒了,這個離島的離島。冬天的午后三點,雲層開始堆積,有點剽悍的勁風吹著海浪,拍在船弦,撲上不遠處矗立著「同島一命」標語的沙灘。

DSCN0238

朋友告訴我,去年夏天我離開東莒後的第三天,你也登上猛沃港,在北邊的福正住了一個月。夏天住福正應該很愜意,島上的人總是說「冬大埔,夏福正」。福正的夜裡,涼爽的西南風是否每晚陪你和朋友在沙灘散步?天性浪漫的你,或許還不改當年的輕狂,在燈塔光束輪轉的暗夜中,指著沒有光害的星星,俠客般高談江湖的不義,闊論亦正亦邪的不平,或者溫柔地分享你盛名失溫的故事。

DSCN0225-1

下午我和同伴從大坪的民宿,走魚路古道去了大埔。小徑旁的解說牌有些褪色,不像去年那麼清晰,洛神花剛過採收期,而盛開過的紅花石蒜只剩下細長的花莖在風中搖曳。接近灣澳的時候,遠處海中的林坳島,從山樹的葉隙間向我招呼。他好像還記得去年夏天,我和攝影家搭著船老大的釣魚船,踩著退潮的岩石登上無人島嶼,撥開芒草,踏出前往崖頂的小徑。然後在風中的崖邊,架起攝影機,等待晨曦賞光,遠拍大埔的容顏。

DSCN0302-1

陡直的大埔灣澳峭壁,在冬日提早日落的午后,更顯料峭。內灣的港澳裡,那艘木殼舢舨繫泊在暗藍色的海面,微微蕩漾。這種天候,這個時刻,漁人應該收網回家休息了。這裡大概只剩下崖頂石坪白馬尊王廟裡的神明守候著,還有就是,人去樓空的大埔聚落,幾間新修的閩東石屋裡駐點的文史工作者。

DSCN9556-1

高低錯落的傳統閩東建築,鎮著石塊的屋瓦很整齊地排列,不規則的花崗岩砌築的房壁,只留下小小的窗洞。傳統工法已快失傳。去年你住的福正聚落,許多新修繕的民居,並未採用老方法修建,而以現代鋼筋混凝土築好結構,再以方整的花崗岩修飾表皮。傳統工法在石牆上架起橫樑直楹,上面覆蓋瓦片,只用石塊壓住,讓氣流可以從瓦片細縫中進來,人雖住在屋裡,卻和天地之氣相通。現代的工法,反而需要機械式空調。

你住過大埔的老房子嗎?我認識了好幾位年輕人,他們以工換宿,在這裡為重振老房子的生機,參與各種工作。他們設計的印刷品、手工製作的旅遊紀念圖章、各式裝飾,陳列在工作站中。我一直期待讀到你關於這個島嶼的詩文,還有那位左派作家對自然的反思,但我只偶然在談話性節目中邂逅你飛揚的神采,戲謔的旅遊常識。

DSCN4674-1

前往64據點時,天已經暗了,走在掩體坑道,必須用手機的手電筒才能看清台階。棄置的砲台,圓形的空間剛好被利用成簡報室。新漆的牆壁還散發出油漆的氣息,幾間寢室裝著白亮的日光燈,令人以為回到大學時代的學生宿舍。你一定還沒有來過這裡,下一回我們相約,到這裡住上幾宿,一起喝馬祖老酒,高談闊論,看你還記不記得年輕時寄給女生情詩,然後說:「要好好保留,這會進入文學史」。

DSCN9600  

人生飄萍,闊別二十幾年,沒想到在這個島嶼和過去的你重新連結。吃過晚餐,朋友吆喝著去燈塔下續攤,朋友勸酒時說,風浪太大,隔天船班已通知停開,反正可以安心倒頭大睡。席間我一度走出燈塔守的宿舍,在風聲呼呼的暗夜中,突然想起善飲的你,想起你曾以知名作家在這慢活的島嶼住過。燈塔光束不停轉動,照在雲層很低的海面,你的形容清晰浮在我眼前,你知道我就站在燈塔下嗎?迷離如霧的情境,要不要我為你放幾響霧砲?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攝影/蔡宏明

前言
此文是2012年為文化部文資局《臺灣臉書:用心生活》所寫,報導雲林縣褒忠鄉田洋聚落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的成果。2014年元宵節前夕,看到電視上播出褒忠馬鳴山五年千歲繞境「吃飯擔」活動,重新分享,讓大家瞭解文資局與在地文史工作團隊努力的故事。

飯擔15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但對褒忠人來說,是五年千歲繞境「吃飯擔」的大日子。當許多地方熱鬧著燈會、燈謎的時候,幾乎所有外出工作的褒忠子弟,都在這天趕回家,就像過年與家人圍爐吃年夜飯那麼重要。

褒忠的「吃飯擔」,是該鄉馬鳴山鎮安宮一年一度的盛事。鎮安宮的五年千歲每年正月十五舉行春祭繞境,褒忠鄉與東勢鄉五股十四庄(十四個聚落)組成主普、主會、主壇、主醮、三官首等五股,簡稱「五股十四庄」,聯合辦理、分擔祭祀與酬神事宜。其中,各庄約定每年輪流準備飯菜招待繞境陣頭及信眾午餐,在陣頭會合的地方,用扁擔挑著準備好的飯菜,提早去等候,以便慰勞,有點像「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由於十四庄輪流,所以各個庄頭,每十五年才主辦一次。對主辦飯擔的庄頭來說,十五年一次的盛事,當然「輸人不輸陣」,在外地工作的子弟一定要回家「鬥跤手(tàu-kha-tshiú)」,總要把飯擔「辦乎腥臊(tshenn-tshau)、豐沛(phong-phài)閣熱鬧」。 

飯擔02飯擔03  

全村動員辦飯擔

2012年「吃飯擔」輪到有才村主辦。幾個禮拜前,村子就開始整理環境,學校也動員老師,帶領學生在村子粉刷道路邊污舊的牆面,許多家屋被漆上亮麗的顏色,也畫了很多圖案,學生在牆壁上畫龍、畫心型圖案、畫Hello Kitty、畫她們心目中美麗家園的樣子,雖然和農村老屋不很搭調,卻煥然一新。

鎮安宮的陣頭,在清晨七點就燃炮起轎,從廟前的廣場出發。陣頭分東西兩線,分別繞行各庄頭聚落,最後在有才村正集宮前的台糖農場,一處八甲的旱田集結。根據耆老的說法,清代褒忠、東勢一帶曾流行瘟疫,居民恐慌,於是恭請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出巡繞境,終於驅除邪魔瘴癘。今天,五年千歲繞境時,每到一個庄頭,陣頭中兩位拿長竹令旗的人,一定在庄內搖旗來回衝刺,做出掃除瘟疫晦氣的儀式。

為繞境的陣頭準備飯菜點心,在其他地方廟會也是有的。但馬鳴山五年千歲,全台灣分靈的廟宇多達兩千座,這些分廟的信眾和藝陣也會參與元宵春祭活動,這些外地來的信眾隨著陣頭繞境,逐年增多,也使吃飯擔的規模越來越大,終於變成一項民俗活動。近幾年來,在主辦單位的規劃下,根據2012有才村的活動告示,參與的善男信女超過五萬人。飯擔13  

上午十點多,家家戶戶已經開始在忙著飯菜,準備的大多是麻油雞湯、肉羹、炒米粉、炒麵、油飯、貢丸湯等方便盛食的點心。有人也在自家院落搭起帳棚,請廚子來辦外燴,比較富有的人家,除了送飯擔慰勞陣頭,也準備在家裡宴請親友。

每戶人家早已擺起香案,案桌上擺著供品,還有金銀紙錢。村裡每一條道路,幾乎都排了爆竹,準備陣頭繞進村子時,焚香向神轎祈福,並點燃爆竹,驅散邪惡的污穢之氣,震響一年的福份。

有才村的一戶陳姓人家,兩三棟家屋住著親族四代,幾個年輕人正在三合院裡摺疊準備「犒賞」神靈的紙錢。當家的陳英哲說:「在外地的姪子輩都帶妻小回來了,十五年才一次的熱鬧,今年收成還不錯,單單買壽金紙錢、煙火、爆竹就花了四、五萬。」陳家三合院護龍牆上拉了一條鐵絲,正好有人把一長串無法估計長度的爆竹綿密地來回垂掛在上面形成WWWWW的「炮簾」。幾個七八歲的小孩蹲在門前路旁的一處空地,把成堆的沖天盒炮引信拉出來,一個一個擺在門前小水圳的小護堤。讓人足以想像,陣頭從前方道路轉進村子時,這裡燃起的炮聲如何震耳欲聾。 

飯擔12  飯擔11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攝影/天洛

每一次到新竹,一定不會錯過城隍廟,也像許多人一樣,到廟口品嚐美食。不過,我總是先進廟裡,在香煙裊繞的大殿中,讓行旅匆匆的心靜下來,通常沒有焚香,只用雙手合十,屏氣凝神地致上虔誠的禮敬。對神明的禮敬是從小長輩教導的規矩,但合掌致敬也是對傳統廟宇建築及工藝的尊重。
新竹城隍廟1
圖說:新竹城隍廟彷彿擠在熱鬧吵雜的市集裡。(攝影╱蔡宏明)

新竹城隍廟創建於1748年(清乾隆13年),已經有265年歷史。當初只是正殿為主的兩進建築,經過歷代的修建及擴大,成為今天三開間、三進兩廊、左帶觀音殿的規模。
新竹城隍廟2
圖說:香氣與油煙味混雜、蒸騰,招客聲此起彼落。(攝影╱蔡宏明)

一般的大廟總有開闊的廟埕,但新竹城隍廟不一樣,彷彿是擠在一個熱鬧吵雜的市場裡。廟的側邊小店櫛比鱗次,從對街只能望見緊貼著小店屋頂突起的山牆和燕尾起翹的屋頂。廟埕被小店團團圍住,僅留一條小小的通道通往大馬路,通道兩邊盡是各式各樣的小吃店,香氣與油煙味混雜、蒸騰,招客聲此起彼落。店裡坐滿食客,個個低頭吃食。生意興隆的小攤前,還站著候位的觀光客,店家端著剛盛好的熱食,大聲借路……

這真是一幅有趣的常民生活景象。可惜許多外來的觀光客,不曉得他正在一座古蹟旁享用美食。他們往往忽略了前殿中門那對古樸的青斗石石獅、名匠辛阿救生動細膩的龍柱,當然也不會留意那些雕刻精美的斗栱、花窗、八角藻井,和1887年(光緒13年)城隍爺庇佑民眾,降雨解除旱災,而獲得光緒皇帝敕賜的「金門保障」匾額。許多歷史和傳統工藝美學,彷彿被一片蒸騰的油煙遮蔽,剩下被觀光客以手機快速掠取、打卡的畫面。但這就是文化的一種面向。
新竹城隍廟3
圖說:「金門保障」匾額是清光緒皇帝所敕賜。(攝影╱蔡宏明)

這裡是新竹最早發展的區域,離城隍廟只有幾條街的關帝廟附近,還保留著清代老街輻軸發展的軌跡。從今天被稱為「新竹第一街」的核心區域,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延伸出通往竹塹城城門的馬路,這幾條當年熱鬧的街肆,後來在日治時期經過市街改正,留下不少立面精美的街屋。中央路還有泉香茶行、錦興香燭行、宜古齋、竹茂行、逢春堂、泉馨松記等多家百年老店。其中,位於三腳窗的泉香茶行,磚砌廊拱搭配長型窗戶,細密的簷間線腳,嵌入綠釉花磚的欄杆和古樸的紅磚,標記著時代轉換的折衷式美學。
新竹城隍廟4
圖說:泉香茶行的建築,標記著時代轉換的折衷式美學。(攝影╱蔡宏明)  

常民生活的文化紋理,可以從「暗街仔」、「屎溝巷」、「三角公園」這些老地名追尋到演變的線索,更能從傳統的「中央市場」印證活化的力道。在午前時刻穿過市場,不僅看到魚肉蔬果的攤販、看到傳統布莊、糕餅店、南北貨、醃漬醬菜店、日常五金百貨店,也會看到媲美購物頻道商品推銷的叫賣。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宜蘭火車站,迎面就是依照森林概念設計的「丟丟噹森林」,象徵宜蘭城舊名「九芎城」的九株鐵樹造型高大遮棚,營造出後現代的氛圍。火車站周邊日治時期的工務段舊鐵匠房、土木工室、舊檔案室等建築群,在被列為古蹟及歷史建築後,已經復舊。宜蘭行口則依照舊有的建築主體,重建成藝術展演場所。

aw-01  

▲圖說:武營街的打鐵匠。


過去十年,宜蘭縣政府以都市計畫帶動舊城的發展,引進新興開發資本。南門林園神農路一帶,現在有了號稱東台灣最大的購物中心「新月廣場百貨公司」和五星級觀光飯店,而文化局的「蘭城新月」人文空間動線,也串連了復舊及新修的公共文化空間。在這些新的城市景觀對照之下,宜蘭舊城的老舊街廓、市場、巷弄之間,仍有許多具備特色的傳統產業,他們的人文意涵及生活空間,等待更多的關注與整理。於是,有了「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文化創生計畫。

居民生活其間的博物館  
宜蘭舊城原名噶瑪蘭城,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原是夯土城,外圍環種九芎樹,後來改種莿竹並挖護城河,四個城門設有吊橋作為防禦。到了日治時期,拆除城門及城牆,城垣闢建為馬路,護城河成為城市景觀水圳。戰後這些水圳被加蓋,成為下水道。

現在宜蘭市中心的四條大馬路:舊城東路、舊城西路、舊城南路、舊城北路,就是順著城牆拆除後的土地闢建的。這四條路圍成一個圓形,中山路(台九線)、文昌路與新民路在這個圓形區塊形成十字交叉,是舊城昔日熱鬧的「十字大街」,也是宜蘭人生活的中心。舊城中遺留了許多歷史、人文軌跡,今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可以勾勒、想像昔日的古城原貌。

aw-02


「宜蘭匠師博物館」要跳脫過去博物館在封閉的展示廳展示文物、詮釋歷史與知識的框架,而強調地域的自然環境、文化資源與在地生活的活性關係,讓參訪者面對傳統藝匠的工作場所、生活空間,直接看到活生生的文化現象,透過解說而領受在地人文的精神。也就是說,透過匠師博物館,參訪者可以感受整個宜蘭舊城,就是一座有居民生活其間的、活的博物館,居民從事百業,以各種不同的角色收藏、保存、紀錄了不同層面的宜蘭城。

從普查和訪問入手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文化創生,從舊城傳統匠師的調查著手,針對散居舊城社區各類型以傳統方式營生者,分別在1997年、2007年兩次普查,調查了137位傳統工藝匠師、49個傳統食藝團體,並對重要匠師進行深度訪談,最後匯總出76位重要的匠師名單。

普查中發現,許多匠師因時代變遷,陸續凋零且無承傳。有的因年事已高,選擇退休,有的為了生存,轉業或他遷。在最後匯總76位匠師中,再透過座談,瞭解匠師意願,篩選了40位作為推動匠師博物館的基礎。

遴選的40位匠師,有各種不同的專長,其中和民俗信仰相關的,包括:神像雕刻、石雕、彩繪、彩磚燒製、香舖、神像佛帽、繡莊、葬儀、紙紮、棺木製作、燈籠、金紙店等專業師傅。也有人擅長:竹器編製、木桶製作、打鐵、刻印、繡花鞋、蒸籠、旗幟、棉被、碳畫人像等,這些則和日常生活相關。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