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天洛
第一次聽到「哈瑪星」,是在1960年代中期。親戚在高雄港區附近開了一家化學原料貿易公司,父親去看他們,回到嘉義後,向伯父描述所見所聞。那是臺灣開始有加工出口的年代,繁華降臨高雄比其他城市還多、還快。賣魚、喜歡觀察市景的父親,好幾次提到鹽埕、堀江和哈瑪星,說那些地方和他二戰期間被日本政府徵召到苓雅寮當勞務工時,大不相同。父親用臺灣話,他講ham-á-sing,很像是「蚶仔生」,小學五年級生的我,以為「蚶仔生」是港區一個專門賣「蚶仔」的「阿生」。
打狗文史復興會社是推動哈瑪星復舊計畫的工作團隊,長期在社區內蹲點。(攝影╱蔡宏明)
新濱街廓裡,日治時期留下的日式木造雨淋板建築。(攝影╱蔡宏明)
「哈瑪星」是日語「濱線」(はません,Hamasen)的北京語音譯,臺灣腔調念起來,比較像是「蚶仔生」。人生的經驗就是不斷在「對焦」,生活如此、知識如此,對於歷史文化的認知與認同何嘗不是?等到自己四十幾歲,讀了較多臺灣歷史,才明瞭日本人在高雄作了那些建設,包括高雄港區的填海造陸。終於知道昔日「賣蚶仔的阿生」原本是一片海域,日治時期為了疏濬航道,利用挖出的淤泥填海造陸,設了兩條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的濱海鐵路,故稱為「濱線」。
哈瑪星文化地圖。(攝影╱蔡宏明)
貼在打狗文史復興會社工作站裡的一張日治時期地圖。(攝影╱蔡宏明)
哈瑪星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整齊的街道,最先使用自來水(1913年)、電力、電燈、電話等。鐵路及港口的交通連結,加上現代化設備,使哈瑪星地區成為日治時期的高雄行政中心,更是新興的工商業、金融及漁業重鎮。直到高雄市役所(市政府)、高雄驛(火車站)先後於1939年(昭和14年)、1941年(昭和16年)遷離後,哈瑪星才逐漸從炫麗趨於平淡。而1975年(民國64年)以後遠洋漁業被前鎮漁港取代,相關產業如漁業公司、商行、五金行、照相館、製冰廠等隨之遷移,終於使哈瑪星沒落。
佐佐木商店高雄支店舊建築。(攝影╱蔡宏明)
合美運輸組舊建築(攝影╱蔡宏明)
近十年來,高雄新都會迅速發展,為了都市更新計畫,許多老社區面臨拆除的命運,哈瑪星地區,也無法例外。今天的臨海二路以南至濱海一路,捷興二街與鼓山一路之間的四方形區域,保留了很多日治時期的民居與商店會社建築,經過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發起搶救行動,引起各界關注而暫時保存下來。
從高雄捷運西子灣站,經過兩條街,走進被稱為「新濱街廓」的這塊區域,任何人都會被一棟棟日式木造雨淋板建築、揉和洋式裝飾的大正時期建築街屋立面所吸引。朋友告訴我,這些建築有昔日的豪華旅館,日本知名船運公司、糖果公司配銷所、建材公司的高雄辦事處,還有一間有藝伎表演的料亭(餐廳)……。
打狗文史復興會社的核心推動者郭晏緹,站在他的家族舊照前。(攝影╱蔡宏明)
日治時期著名的料亭「一二三亭」。(攝影╱蔡宏明)
已經復舊的「一二三亭」內部空間。(攝影╱蔡宏明)
「一二三亭」的屋頂桁架結構。(攝影╱蔡宏明)
高雄都會繁忙的車聲在幾條街之外流過,這裡卻一片寧靜,只偶而幾名背包客出現在小巷中,大街上幾輛腳踏車悠哉輾過。經過日式木造房子的後巷,我看見小時候熟悉的景象,有些褪色的雨淋板、窗櫺還有煙囪。彷彿時空之旅,巷口閃過幾位碎步的和服女性身影,還有身著老式西裝頭戴禮帽的男士,他們的交談,母語中夾雜著我不是很理解的日語,我來到我父親年輕的「蚶仔生」。而忘記更遠處有旗津渡口,觀光客忙著排隊搭船渡海,也忘記另外一邊的駁二藝術特區,擺著相識的藝術家作品,和市民打成一片。
小巷裡的日式老房子後窗。(攝影╱蔡宏明)
我的「哈瑪星」和父親的「蚶仔生」混雜在一起,需要重新對焦。幸好,朋友駐點的工作站門口垂掛著藍色布簾,和式家徽風格的白色標記,十足的東洋味映著午后的陽光,告訴我這裡是「濱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