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攝影╱蔡宏明

2010年,淡水重建街傳出將在端午節之後被拆的消息,從小在重建街長大的攝影家程許忠,惋惜這充滿成長記憶的老街也許就此消逝。他在網路發起一個「站滿重建街」的活動,號召大家站到沿著坡道而建的石板路拍個大合照,算是留下一個紀錄。

這個單純的動機, 得到社區居民以及網路鄉民的熱烈迴響。一張擠滿人的照片開始在網路傳遞,場景就在重建街的舊街坎;除了影像,也加註了許多參與者的心聲,引起熱烈的討論。

淡水-01
圖說:2013年又傳出重建街要拆除的計畫,程許忠再次發起「讚滿重建街」活動。(攝影╱蔡宏明)


淡水-02  
圖說:許順記金紙店在福佑宮東側重建街順著「九崁街」坡崁而建。(攝影╱蔡宏明)

保護淡水第一街
重建街是清代泉州移民聚居的生活中心。當時的漢族移民, 以今天淡水中正路(老街)的福佑宮為中心,沿著山坡往兩旁發展,原本只是羊腸小徑的產業道路,經過數次拓展,成為淡水全盛時代最重要的街道。福佑宮上方的街區稱為「頂街」或崎仔頂、頂埔,住屋及店鋪依著山勢而建,淡水有名的世家都住在這裡,所以被譽為「淡水第一街」。福佑宮往河岸的區域則發展成港埠轉運的貨棧,稱為「下街」。

《阮若打開心的門》作者王昶雄、日治時期名畫家木下靜涯、淡水仕紳麥春福、淡水公學校校長洪炳南等諸多名人都住過重建街。這裡除了有形的老屋建築,也保存了許多無形的歷史資產,見證淡水發展的珍貴歷史。長久以來,重建街幾度傳出將被拆除的消息,淡水居民多次主動發起保護老街活動,引起各界關心,而使拆除計畫一再中止。

淡水-03
圖說:重建街上的清代建築。重建街上的清代建築。(攝影╱蔡宏明)

淡水-04
圖說:《阮若打開心的門》作者王昶雄舊居。(攝影╱蔡宏明)
淡水-05
圖說:斑駁的老屋牆面,斑駁的歷史歲月。(攝影╱蔡宏明)

淡水人內化的歷史感
福佑宮東側重建街順著「九崁街」坡崁,日治時期的許順記金紙店,幾年前已修復連間立面。發起「站滿重建街」的程許忠,是許順記家族第三代成員。他熱愛攝影,長期記錄淡水人文,幾年前看到淡水漁會的漁港油庫棄置荒廢,主動爭取將舊油庫整理,變成漁業文化影像館。而重建街一棟民宅,因主人遷居他處,在文史團隊推動下,變成推廣臺灣布袋戲相關文物的展示據點。把老建築活用,重新注入符合時代脈動的新生命,彷彿是生活在充滿古蹟的淡水人早已「內化」的歷史感。

長久以來就參與當地文史工作團隊的許程忠,心裡有一幅重建街「宗教文化歷史街區」的想像:重建街的老巷弄,可以串連龍山寺、祖師廟、福佑宮,從捷運站方向過來,一路上可以在古蹟中尋找早年漢人的足跡。而從紅樓往下坡方向,接到淡水教堂、馬偕街,再過去許多舊的洋樓建築,則是滬尾通商以後洋人住所與主要的活動區域。  

淡水-06
圖說:陳澄波的淡水風景寫生,能夠實景對照。(攝影╱蔡宏明)


淡水-07
圖說:淡水暮色,為歷代騷人墨客吟詠,也成為藝術家最愛的寫生題材。(攝影╱蔡宏明)

歷史因緣造就特殊人文景觀
馬偕巨大的石雕頭像矗立在人來人往、車影流動的路口。海風越過河岸吹來,吹拂過滬尾砲臺,吹拂過紅毛城、小白宮、牛津學堂、外僑墓園⋯⋯,也吹拂過淡水禮拜堂、滬尾偕醫館,帶著一點點海水鹹鹹的氣息。

小城鎮四處散發著東西「混血」的文化。馬偕街除了淡水禮拜堂、偕醫館,也有六○年代的老人茶室。那卡西走唱文化一度盛行,也因金門王與李炳輝的《流浪到淡水》流行傳唱,而添增幾分浪漫與傳奇。

淡水-08
圖說:馬偕街,充滿異種文化交揉的風情。李炳輝和金門王的「流浪到淡水」就是從這裡傳唱開來。(攝影╱蔡宏明)


淡水-09
圖說:2012年耶誕節前夕,淡水街頭矗立的馬偕頭像。(攝影╱蔡宏明)

其實是淡水的歷史因緣,才會造就此地特殊的人文景觀。淡水古名「滬尾」,是平埔族原住民滬尾社(Ho-be)的閩南語音譯。十七世紀二○年代,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期間,在滬尾建造聖多明哥城,並由淡水河進入臺北平原。1641年荷蘭人為了貿易利益,將西班牙人驅逐,在聖多明哥城原址重建安東尼堡(即今日的「紅毛城」)。荷蘭人不僅鎮撫原住民,更從中國招募漢人參與拓墾。那時原住民駕著艋舺,將硫磺、鹿皮、土產運到滬尾,和荷蘭人交易,這些貨物被裝在一艘艘的戎克船運往中國和南洋。

1661年, 國姓爺鄭成功驅逐南臺灣的荷蘭人, 淡水被納入了明鄭勢力範圍,漢人拓墾者日漸增多。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後,「滬尾」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並有水師守備,滬尾成為附近聚落日常消費和物產集散地,福佑宮、龍山寺、清水祖師廟等寺廟也陸續建立,成為地區文化和祭祀中心。

淡水-10
圖說:淡江中學內的傳教士墓園。(攝影╱蔡宏明)

1862年( 清同治元年) , 滬尾街開港通商後, 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港,出口茶葉、樟腦、染料等物產,也進口鴉片、日常用品,英國人特別在今天紅毛城設領事館,各國外商也設洋行貨棧,港岸船檣林立,街區洋樓參差,客棧商旅不絕。

淡水成為國際貿易地圖中的新亮點,也是臺灣開向西方世界的一扇門窗。1872年馬偕博士抵達滬尾,並以此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根據地。為了宣教,馬偕不但建造教堂,也開設西式醫院、開辦學校,在西風東漸的時代,對臺灣民智的啟迪影響深遠。而發生於1884年的清法戰爭,滬尾一役清軍擊退法軍,遏阻了法國人從淡水河進佔北臺灣的企圖,更顯滬尾扼守淡水河口的國防重要性。

日治時期,淡水河河道日漸淤淺,已經不適合大型船舶航行。日本殖民政府大力建設基隆港,並有計畫發展鐵公路網絡,使基隆天然海港優勢更具效益,終於取代淡水。淡水的黃金歲月,於是逐漸褪色。

淡水-11
圖說:街角博物館和網路串連成為一個實境與虛擬的淡水在地文化展示窗口。(攝影╱蔡宏明)

從水岸風光到古蹟探訪
今天的捷運,為淡水載來觀光人潮,到了假日外國觀光客與在地遊人,更擠滿了河岸的商店街,除了臺灣特色的美食,還有國際化的街頭表演,藍色公路的渡輪往返於金色水岸與漁人碼頭之間,交揉著本土文化與異國風情。
目前官方認列的淡水古蹟保存多達23處,分散在老街古巷與山巔水畔,老街古巷、廟宇教堂、閩式建築、紅磚洋樓,都見證過這個小港埠的大歷史。近幾年來,「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被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淡水古蹟博物館」成立,古建築群在巷弄之間串連成一個有機的場域,有了人文意象裝置的導引,遊客不再止於水岸風光的遊覽,反而以步履踏尋淡水人文歷史。
生活在充滿人文的空間環境,淡水人對於居住空間更有強烈的歷史感。人文思考的導入、無形文化資產的活用,充分展現在淡水商家的各種主題博物館:糕餅店有糕餅博物館、魚丸店有魚丸博物館、傳統中藥店則展示漢藥文物,連賣餛飩、賣排骨麵的小店,也在牆上為饕客展示珍貴的淡水歷史影像。像這樣23家具有藝術性、歷史性、在地性和文化性的實體店面,再加上一座網路虛擬博物館,構成了淡水獨特的「街角博物館」。

淡水-12
圖說:觀音山受到侵蝕沖刷的山崖,今天似乎很難再找到記憶中仰臉的輪廓。(攝影╱蔡宏明)

歷史成為生活,生活便是歷史
每年媽祖生、大道公生、清水祖師爺聖誕, 繞境的陣頭, 在鑼鼓及鞭炮聲中走遍淡水八庄。沙崙聚落居民則每年農曆8月20日「拜門口」,祭祀清法戰爭中在當地陣亡的清軍,成為一百二十幾年不斷的習俗。2011年的淡水國際環境藝術節的「西仔反傳說」戶外戲劇,在滬尾砲臺公園(清法戰爭古戰場)登場,由包括小學校長、老師、學生及志願參與的在地素人兩百多人共同演出,以「在地人說在地人的故事」的精神,「演義」歷史。在淡水人心中,歷史不再只是一則故事,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淡水眺望觀音山,看到起伏的山影隱約勾畫出觀音仰臉的容貌,不禁令人發出讚嘆。這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可是受到侵蝕沖刷的山崖,今天似乎很難再找到記憶中仰臉的輪廓。

淡水河依舊流著, 從深山而來, 匯集了大小支流, 流過城鄉, 也流過都會,到了出海口和漲潮的海流激盪,形成迴流的波紋。就像數百年來一波波的歷史風潮,淡水,這個位於淡水河出海口的小港埠,交雜著臺灣原生以及外來的文化,演繹出動人的歷史。物換星移,但數不盡的傳奇故事,不僅在小鎮每一個角落留下珍貴的痕跡,也賦予淡水人心靈永恆的榮耀感,讓遠逸的故事回來,模糊的記憶鮮活。記憶,歷久彌新,成為繁榮生活的心跳!

淡水-13  
圖說:位於淡水河出海口的小港埠,交雜著臺灣原生以及外來的文化,演繹出動人的歷史。(攝影╱蔡宏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MTieu 的頭像
    HMTieu

    遺忘錄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