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宏明   攝影/林柏樑

LBO-01
圖說:在臺南大南門,帶著心過城,也看到舊城活化的「新過程」。(臺南2011,攝影/林柏樑)

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的勝利路矗立著一座紅磚城門,城樓為歇山式屋頂,門洞上方有「靖波門」石額,而面向校園的門洞石額則是「小西門」。城門南北兩側各有一段傾頹的城垣,南側城垣參天老樹高過城樓,巍巍聳立,樹蔭幾可蔽天,樹根深深紮入土中;靠近北側的那段沒有樹,卻蓋了一塊大的塑膠帆布,明顯就是為防止雨水沖刷。臨著勝利路的人行道旁,立了一根石柱,上刻「三級古蹟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
LBO-02
圖說:小西門從城西被遷至小東門墻邊,硬湊在一塊(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離小西門約20公尺的南段城垣盡端,地上有一方基石的痕跡,旁邊立了一根「小東門遺址」石柱、一座「小東門簡介」的說明,以及一塊「臺灣府城小東門城基遺址」的小石碑,碑文刻著:「雍正三年建木柵城門 乾隆元年建磚石城門 民國元年城門樓塌毀 民國七四年遺址出土  國立成功大學立」。

成大學生常常從校園東邊的一頭走來,橫越勝利路,穿過小西門門洞中新設裝有壓克力的欄杆小入口,進入西邊校園。學生或許明白,為什麼在小東門遺址及城垣殘蹟之間,會有小西門城樓建築。但一般年輕世代的臺南市民及外地觀光客,除非閱讀小西門城門上的「小西門城樓遷建記」碑文,否則一定會變成摸不著頭的成丈二金剛。大概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知道:小西門1969年8月從原址拆除,1970年在成大校區重砌,但城樓和城門座的方向竟然顛倒了。

LBO-03
圖說:小西門每天陪伴東區的成大學生上下課(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各期城門與城垣的建造
「臺灣府城小東門城基遺址」的碑文透露了臺南舊城的歷史。臺灣府城是清代臺灣規模最大的、地位最重要的一座城牆。回顧舊城城門和城垣建造史,我們知道,清領初期,朝廷一開始並無意築城,因為擔心臺灣地處邊陲,反清勢力會據城固守。直到朱一貴事件中「亂黨」曾攻佔府城,才於1725年(雍正3年)建造木柵城門與城垣,包含東南西北大門與小東、小南、小北,合計七門。當時西門臨海,為方便台江內海的行旅出入,只設城門而沒有圍木柵與其他城垣連接。這時城垣範圍,具備「半月形」的雛形。


LBO-04
圖說:府城小西門舊照。

LBO-05
圖說:府城大南門舊照。

1736(乾隆元年)朝廷以木柵過於簡陋,防禦功能不足,而將七座柵門更建為磚石城門,歷時三年竣工。現今府城遺留下的城門建築形式,便是此時完成。1775年(乾隆40年)知府蔣元樞重修莿竹城垣,增建敵台、窩舖等軍事設施,翌年又增建小西門,府城城門合計八座。

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中竹柵城垣遭到破壞,於是在1788年(乾隆53年)將原有莿竹城垣改為三合土牆。東南北三面依照原有舊基修築,但西側挪移數十公尺。三合土係以糯米、糖水、蚵殼灰、碎石等加以混製而成,城牆高5.76m,頂厚4.8m,底厚6.4m,周長8064m。由城門城牆界定的府城空間型態,此時正式完成。

1835年(道光15年)擴建西外城,從澎湖運來硓咕石(珊瑚礁),將原本的木柵改築為硓咕石,開拱乾、兌悅、奠坤三門。到了1836年(道光16年)在大東門外加築永康、仁和、東郭等外城門,並建銃樓兩座,其一為巽方砲台。

舊城功成身未退
城門和城垣的建造,都是基於防禦的考量,但隨著政權的轉移、交通、建設的需要,既有的城門和城垣變成發展的阻礙。臺灣府城原有的城牆和城門,都是這樣被逐次拆除的。  

LBO-06
圖說:大南門城墻以硓咕石為主體建造,保有一種南方古味。(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1895年(明治28年)臺灣割讓給日本,翌年日本人為了要進入府城,拆掉東南方城牆的一部份,來架設輕便鐵路設施。1907年(明治40年)日本殖民政府為了開闢道路、興建學校、公園、行政與軍事機關,實施「毀城夷郭計畫」,在「市區改正」計畫之下,開始拆除原台南府城城牆城門,以擴大市區的範圍。戰後國民政府則拆毀仁和門、小北門與公園路段城垣。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大正九年)為保存大東門、大南門、小西門等三個剩存未拆除的城樓,殖民政府將城樓周邊區域劃為「綠園」(綠地保留區)予以保護,但戰後不少民眾搭利用城樓旁邊的城垣搭建違章建築。到了1969年,政府為了拓寬西門路一段(原逢甲路)及整頓違章建築造成的髒亂,才將小西門拆除,移至成大光復校區內重砌。

小東門段殘蹟原本是臺南市保存較為完整的城垣,不過1966年成大校園進行擴建,一部份小東門城垣被拆除,成為目前見到的兩小段城牆殘蹟,再加上兩小段殘蹟中間一座小西門城樓的樣貌。

經過時代的推移,舊城城門現今僅剩大南門、大東門、兌悅門及被遷移至小東門舊址旁的小西門;而舊城城牆僅剩在成功大學的小東門段、台南女中的南門段、府東街東門段等少數幾處。其中,1960年大東門於連日豪雨中崩塌,僅剩一個門洞;大南門則在1962年也因颱風坍塌。1966年政府以觀光之名,拆除了大東門、大南門及小南門之舊城樓,改建成北方宮殿式城樓。

LBO-07
圖說:兌悅門下是附近居民泡茶聊天的好地方(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1975年大東門在原地重建,大南門則於1977年在原址以鋼筋混泥土仿古重建,成為全臺唯一的「甕城」,到了1999年再以硓咕石、花崗岩復舊。所以目前倖存的城門,只有兌悅門保留住原貌,成為二級古蹟,而且每天還有居民從城門下進進出出,附近的老人家還經常在城門旁的榕樹下泡茶。

與城門對話的詩人
大東門位於東門路、勝利路口,屬於三級古蹟。城門座為花崗岩堆砌,城樓牆面為水泥重砌,為歇山重簷式二層建築,白牆橘瓦,開有八角窗和扇型窗,建構宏偉。城門東面門額題「東安門」,西面題字「迎春門」。城外以前有座「春年庭園」裡頭有春牛芒神塑像,每年立春前一天,地方官員都會在此舉行迎春之禮,以表示對農業的重視。如今,春年庭園已經不在,市政府以水泥直接塑造一隻春牛,每年立春前都會由市長帶領官員幕僚迎春牛鞭春,仍保有民間習俗。

LBO-08
圖說:府城舊冊店就在東門城邊,店主潘景新也是台語詩人(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大東門附近有一家「府城舊冊店」,是府城詩人潘景新和藝術家潘靜竹合力經營的二手書店,藝文界、文化界菁英常來這裡尋寶、聊天。潘景新除了和同好也發行《首都詩報》,自己也是東門城腳文史工作室負責人。他每天在大東門邊的書店忙進忙出,有時累了,坐在店前的亭仔腳椅子上打盹。前年他為大東門寫了一首台語詩〈阮乖乖位你身邊踅一輪〉,寫出大東門祭春牛的習俗,也寫出城外草地人進城找親戚,莘莘學子為了求學,每天繞過大東門圓環,得到城門長輩般的呵護。詩人把城門當成一位長輩,在詩的末兩段吐露心聲:
     阮早時阮早時佮下晡
   攏會乖乖位你身邊踅一輪
   阮會聽你的話
   認真讀冊
   好好做人

   阮會乖乖位你身邊踅一輪
   位你身邊踅一輪

生活在城中
大南門城門本體整修後,城門甕城上的走道空間曾經被作為咖啡吧營業使用,甕城內的空間也曾作為劇場表演空間,平常開放居民及遊客參觀,可登城眺望周邊林木蓊鬱的風景,也成為新人拍攝婚紗照的最佳場景。

大南門的北邊與建興國中相鄰,原本有一道牆把校園和老城門隔開。2010年,在政府的經費補助下,拆掉這堵圍牆,從學校操場就可以穿越城門門洞,大南門變成學校的新地標。2010年開始,建興國中與臺南市文化局共同管理大南門,而從該年開始,建興國中規劃畢業典禮的儀式時,把大南門當成象徵式的空間意象,讓應屆畢業生結伴通過城門,步入人生學習的另一個旅程。對建興國中的學生來說,城門已經不是古蹟,而是校園生活的一部份,也成為他們人生歷程中不可磨滅的情感與記憶。

LBO-09
圖說:建興國中毗鄰大南門,近年畢業生由此出門成為新儀式,以表示對史蹟的尊崇(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這是2007年以來,臺南舊城文化資產區域環境整合的工作團隊,努力的工作成果之一。歷年來,工作團隊曾利用透地雷達探測舊城城垣的位置,也利用地圖套疊的技術,發覺小北門、大北門、小西門、大西門這幾處遺址的正確位置,與石碑設置地點的誤差。在臺南女中、臺南一中、中山國中、建興國中、勝利國小、光華女中等校園中,為城垣殘蹟規劃解說裝置。更將舊城遺跡當成一個平台,分城東、城南、城西、城北,邀請各區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參與,舉辦音樂會、導覽、論壇,以及結合各區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讓市民更接近舊城城門及城牆,讓市民更認識舊城的歷史。


LBO-10
圖說:南城墻殘蹟1990年重修,城牆的另一邊為臺南女中(臺南 2011,攝影/林柏樑)

2012年7月幾名年輕人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過城」的展覽。那是臺南一中國文老師梁佳雯,帶著該校及臺南女中十幾名應屆畢業生,徒步探究台南舊城牆遺跡,採訪社區老人、蒐集相關資訊的成果。這些年輕人坐在榕樹下和長輩聊天,聽許多舊城故事,用數位相機拍下動人的府城容貌,更加入創意畫成圖像,編成旅遊導覽。一位參展者,設計了一張尋寶圖般帶著趣味性的舊城導覽圖,像一張迷宮遊戲的厚紙卡,也可以摺成探訪舊城時遮陽的帽子,和休息時扇風的簡易扇子。年輕的創意和心思,讓人看見舊城文化的新胎動。

矗立在成大校園的小西門,對新世代而言可能只會是一座古蹟,頂多是大學校園的記憶。但對六十歲以上的府城人來說,小西門是未拆遷前的小西門,在他們記憶中不單是一座老城門,更有城門裡臨街的米店、藥鋪、雜貨店、打鐵店、打石店……,是城腳下小孩子擠著看漫畫書的漫畫出租店,城門北邊的賣衣服、賣估貨、舊書攤、修腳踏車、飯桌仔的臨時攤販,是混雜著「新町」風化區與「盛場」沙嘎里巴美食的記憶。
溫馨的回憶,往往帶來無可言喻的幸福感。至於重砌後的小西門,城門座和城樓方向錯置的關鍵,以及是否有還其原來面貌的一天,或許在他們心中,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LBO-11
圖說:年輕的創意和心思,讓人看見舊城文化的新胎動。(臺南 2012,攝影/林柏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Ti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