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宜蘭火車站,迎面就是依照森林概念設計的「丟丟噹森林」,象徵宜蘭城舊名「九芎城」的九株鐵樹造型高大遮棚,營造出後現代的氛圍。火車站周邊日治時期的工務段舊鐵匠房、土木工室、舊檔案室等建築群,在被列為古蹟及歷史建築後,已經復舊。宜蘭行口則依照舊有的建築主體,重建成藝術展演場所。
▲圖說:武營街的打鐵匠。
過去十年,宜蘭縣政府以都市計畫帶動舊城的發展,引進新興開發資本。南門林園神農路一帶,現在有了號稱東台灣最大的購物中心「新月廣場百貨公司」和五星級觀光飯店,而文化局的「蘭城新月」人文空間動線,也串連了復舊及新修的公共文化空間。在這些新的城市景觀對照之下,宜蘭舊城的老舊街廓、市場、巷弄之間,仍有許多具備特色的傳統產業,他們的人文意涵及生活空間,等待更多的關注與整理。於是,有了「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文化創生計畫。
居民生活其間的博物館
宜蘭舊城原名噶瑪蘭城,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原是夯土城,外圍環種九芎樹,後來改種莿竹並挖護城河,四個城門設有吊橋作為防禦。到了日治時期,拆除城門及城牆,城垣闢建為馬路,護城河成為城市景觀水圳。戰後這些水圳被加蓋,成為下水道。
現在宜蘭市中心的四條大馬路:舊城東路、舊城西路、舊城南路、舊城北路,就是順著城牆拆除後的土地闢建的。這四條路圍成一個圓形,中山路(台九線)、文昌路與新民路在這個圓形區塊形成十字交叉,是舊城昔日熱鬧的「十字大街」,也是宜蘭人生活的中心。舊城中遺留了許多歷史、人文軌跡,今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可以勾勒、想像昔日的古城原貌。
「宜蘭匠師博物館」要跳脫過去博物館在封閉的展示廳展示文物、詮釋歷史與知識的框架,而強調地域的自然環境、文化資源與在地生活的活性關係,讓參訪者面對傳統藝匠的工作場所、生活空間,直接看到活生生的文化現象,透過解說而領受在地人文的精神。也就是說,透過匠師博物館,參訪者可以感受整個宜蘭舊城,就是一座有居民生活其間的、活的博物館,居民從事百業,以各種不同的角色收藏、保存、紀錄了不同層面的宜蘭城。
從普查和訪問入手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的文化創生,從舊城傳統匠師的調查著手,針對散居舊城社區各類型以傳統方式營生者,分別在1997年、2007年兩次普查,調查了137位傳統工藝匠師、49個傳統食藝團體,並對重要匠師進行深度訪談,最後匯總出76位重要的匠師名單。
普查中發現,許多匠師因時代變遷,陸續凋零且無承傳。有的因年事已高,選擇退休,有的為了生存,轉業或他遷。在最後匯總76位匠師中,再透過座談,瞭解匠師意願,篩選了40位作為推動匠師博物館的基礎。
遴選的40位匠師,有各種不同的專長,其中和民俗信仰相關的,包括:神像雕刻、石雕、彩繪、彩磚燒製、香舖、神像佛帽、繡莊、葬儀、紙紮、棺木製作、燈籠、金紙店等專業師傅。也有人擅長:竹器編製、木桶製作、打鐵、刻印、繡花鞋、蒸籠、旗幟、棉被、碳畫人像等,這些則和日常生活相關。
▲圖說:烏肉紙藝行。
▲圖說:傳統市場的傳統糕餅店。
這些匠師的營生,有的獨撐大樑,有的夫妻或父子夥同工作,也有家族集體分工。除了少數租用店面,大多住家就是營生的店面,平時營收也差強人意。
手藝傳習工作坊
2008年宜蘭市鄂王社區有14名匠師參與「工藝文化」的推展,將社區光大巷的巷弄空間,變成藝術廊道,用來展示自己的工藝品。這項活動,開啟了舊城匠師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先河,提高了匠師的專業意識與光榮感,成為響應「舊城匠師博物館」的基礎。很多位匠師對於所屬行業的衰萎,如何因應開始有了比較積極的想法。
主辦單位於是串連公部門、學校、地方文史組織的資源,建立支持並推動匠師合作的網絡,透過匠師工作坊與個別拜訪,讓匠師之間互相聯繫,提高匠師參與合作「行動聯盟」,用這種方式希望可以逐步實現「匠師網絡」的創生機制。
▲圖說:光興竹行。
在舊城北邊宜蘭橋頭的光興竹行,已經營業超過五十年,一直是竹材的批發商,也製作、販賣竹籃、竹簍、魚簍、竹凳、竹搖籃等傳統竹製品。竹行豎立著各種長度和粗細的竹材,層層堆疊,幾乎已經成為宜蘭河畔的一處地景。老闆簡添盛是第二代,到了今天,竹器和竹材的生意還是極為興隆。他的兒子簡斈儒,從小看著家裡竹材進出、家人忙著鋸竹、削篾、編織各種竹器,耳濡目染、得到家傳,也學得一手竹編手藝。
2011年,台大城鄉基金會宜蘭工作室承辦了「光興竹行傳統匠師傳習」工作坊,在兩個月安排了九次連貫的課程,介紹在地居民竹生活的故事、光興竹行家傳手藝、基本竹材處理、工法、竹器編造,最後讓學員將所學的竹藝,應用到街景裝置藝術。學員迴響還很熱烈,遠從頭城來學習的社區工作者邱境城,在心得分享中提到:「社區城隍廟很多大身尪,竹架損耗失修,希望可以學以致用。」
協助匠師整頓工作空間
家住打鐵街附近的曾永裕師傅,他的家族好幾代以寺廟彩繪為業。他年輕時也曾隨著長輩從事寺廟彩繪,後來因台灣寺廟多以水泥翻新,傳統彩繪的工作機會銳減,便改製作粧佛、神像冠帽為生。他的手藝很巧,粧佛及神像冠帽造型極為細緻優美,色彩保留傳統彩繪的風味,莊嚴而典雅。但他的工作場所,因為平日忙於工作,而顯得凌亂。許多工具,從畫稿、紙板板型、色料、畫筆、揉漆工具等,都欠缺系統化的安置。
為了展示傳統匠師的手藝與工作空間,文史工作團隊協助匠師整頓工作空間,成為推動「匠師博物館」的重要工作。2011年工作團隊與曾永裕師傅,溝通、討論工作場所如何兼具展示功能;然後一起整理陳年雜物,摒除與工作無關的物件,再根據物件使用的頻率和功能進行分類,最後清理出一處合適的空間,擺了一個櫃子,用來展示曾永裕的作品,以及有紀念價值的老工具。
匠師使用的每一件工具、保留的每一件物件,其實都深含意義。整理的過程中,曾永裕談起某些作品的創意或故事,文史團隊便一一記錄下來,等於做了一次深度的口訪。這些紀錄將來都會變成匠師個人生命史、甚至傳統工藝發展史的書寫素材。
▲圖說:曾永裕師傅。
▲圖說:匠師曾永裕工作空間的一個展示櫃。
匠師博物館的推動,讓曾永裕有機會回顧自己的生命史,更加肯定自己的藝匠價值,也開始留意傳統建築、寺廟建築學界關於寺廟彩繪的研究。有一天,在書店看到一本台灣寺廟彩繪的圖錄集,他毫不考慮就掏錢買下。他說,這本書登載的寺廟的彩繪,有很多是他家族的作品,可惜有幾張圖片把作者寫錯了。曾經有碩士研究生,以曾永裕祖父曾萬壹的彩繪為研究主題,曾永裕也熱心提供家族珍藏數十年的圖稿,讓研究者出版成書。
除了曾永裕工作空間的改善,文史團隊也完成了光興竹行、廣達香餅鋪的空間改善工程。
勾勒出先導體驗路線
匠師博物館,不是匠師工作場所單點的展現,匠師生活的環境,就是生活的展演舞台,與鄰近地區的人文空間密不可分。不同的匠師,不同的點,可以連成一條線,從一個社區到另一個社區,構成舊城文化的面。
經過和核心匠師的溝通,工作團隊勾勒出一條匠師博物館的先導體驗路線。從宜蘭火車站,往西經過南北館市場,右轉中山路到武營街,剛好是舊城的傳統道路,可以參訪廣文堂印鋪、打鐵街的幾家打鐵店、曾永裕師的佛帽巧藝。然後從西後街到文昌宮,穿過文昌宮後面的巷弄,抵達森成葬儀社,接城隍街,可以體會老巷弄文化的特殊景觀。順道參觀城隍廟和碧霞宮後,從碧霞街,經楊士芳紀念林園,走鄂王社區光大巷,往西繞到社福大樓,這又是另一段不同的巷弄文化。接著從社福大樓,沿著宜蘭河堤,一路欣賞河濱公園風光,往北抵達光興竹行,參觀竹編工藝。最後從光興竹行往南折回,可經過矮子紙藝中心、北門街,到榮興雕刻社參觀廟木雕花、粿印雕刻,把舊城北門口順便一遊。
宜蘭舊城匠師博物館,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除了紀錄匠師生命史和生產概況,也促成在地民俗技藝集體創發的共同基礎。匠師有了的自發性的研發與創作,更提供人文教育的資源,適度創生舊城街巷風貌,突顯舊城人文特徵,成為「蘭城新月文化廊道」的延伸。
留言列表